姓 名 |
张建庆 |
性别 |
男 |
出生年月 |
1968.02 |
参加工作时间 |
1990.08 | |||
政治面貌 |
中共 |
学历 |
大学本科 |
工作单位 |
湖州市第二中学 | |||||
职 务 |
教科室主任 |
职 称 |
中小学正高级 |
任教学科 |
高中政治 | |||||
联系电话 |
办: 手机:13857276827 短号:666827 | |||||||||
Email |
Zjq3608@126.com | |||||||||
社会兼职 |
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(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组)成员 | |||||||||
名师工作室名称 |
湖州市属张建庆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 | |||||||||
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|
全国思想品德·思想政治优秀教师 ,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分会(2011.07); 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,浙江省总工会(2016.04); 浙江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,浙江省人民政府(2018.09)。 | |||||||||
从教寄语 |
我们与学生的相遇,成就了自己的人生。 | |||||||||
个人简介(近五年教育、教学、教科研方面的成果及获奖,承担县区或市属级及以上示范课、观摩课、专题学术讲座、培训讲座等简要介绍 ,字数在500字以内) | ||||||||||
本人1990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政教系政教专业,从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30年,作为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,近年来在省内开设了20多次公开课、80多场专题讲座,在参与推进课程改革,扩大学科教学影响和提升课堂教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界具有广泛影响。 1.推行“五生教学”,彰显“三清”风格 提出了“五生”(生存、生活、生命、生动、生机)教学主张,先后在2017年教师发展论坛暨省特级教师协会学术年会(2017年)、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“疑难问题解决”专题培训(2018年)等活动中作《我以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》专题发言,并在教学设计《以唐诗温润<文化生活>课教学》、教研论文《善“培根”慎浇灌--以“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”为例》、教育随笔《树的教育遐想》等中多有体现;一直把“为学生上好课”作为自己的信念和追求,大力创导“主题式情境教学”,形成了“清新、清澈、清晰”的教学风格,在已发表的课例研究如《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》、《生生不息—感悟万物生机》等中均有体现,省教研员祝国强老师点评《生生不息》课例,认为其“立意高远。……整堂课以‘生生不息,感悟万物生机’为主题,不仅贴近学生的生命成长,还贴近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,贴近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,体现了教师开阔的眼界。本课从教育的高度来指导教学,三维目标最后连接着‘立德树人’的大目标。” 2. 立足“行动研究”,促进“教研相长” 倡导行动研究,既强调应重视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,又务必以研究的意识和科学的方法反思并改进行动,在课堂教学、课题研究、课程建设、教研学指导等方面均有作为:曾获得省中学思想政治课优质课评比二等奖,省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,课堂教学研究课题获省二等奖1项、市一等奖2项,近30篇论文发表于《政治课教学》、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》、《教学月刊》等核心期刊;主持的四门选修课程入选湖州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,其中《成语典故哲理漫谈》入选省第六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,论文《基于“一本二体三维四度”架构的选修课程开发研究》发表于《教学月刊(教学参考)》(2015.09)。 3.做好“学科指导”,推进“课改”落实 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省学科教学改革。自2006年浙江省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始,连续四届当选为省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(高中思想政治),参与《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》的制定修订工作,以及省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教学模块配套用书开发工作;参与由省考试院组织的学业水平学科考试标准修订和命题工作;多次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建设调研工作;全程参与省、市两级课改学科教学指导和骨干教师培训工作,如2012年8月在省“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”思想政治学科培训活动中作《<国家与国际组织>(选修)教学建议》讲座、2015年11月和2016年11月先后在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“疑难问题解决”专题研训活动中做《生活中的法律常识》/《国家和国际组织》专题报告等,为推进新课改学科建设与课堂教学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| ||||||||||
专题讲座(能为市内教师提供的培训讲座名称、内容简介、适合对象)(例) | ||||||||||
专题名称 |
内容简介: |
适合对象 |
合适 学时 | |||||||
《读好书上好课--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》 |
阅读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,教师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,需要通过阅读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行动能力。 |
教师通识培训 |
3 | |||||||
《成长的“慢”的艺术》 |
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“慢”的过程,所谓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”,教师唯有的立足学科专业教学的基础上,不断地积累和反思,不断学习和思考,才能成就自己的教育人生。 |
教师通识培训 |
2 | |||||||
《议一议哲学课的“味道”》 |
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,哲学课的教学最具挑战性也最具有教育价值,可以说哲学课的教学可以真正体现和考验一个政治教师的理论功底、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,如何上出有“哲学味”的哲学课,是一个优秀政治教师应有的追求。 |
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培训 |
3 |